查看原文
其他

乡土桐城 | 飘香的陶冲

2015-04-04 最桐城

图为三道岩风景区


|陈所巨 来源|安徽日报

山奔走着,在五彩斑斓的秋色中。田野宁静着,在稻谷飘香的秋色中。我们行游着,在无边秋色所带来的愉悦和惬意中。闻着淡淡的烟的气味、山的气味、竹木和疏疏的阳光的气味,以及陶冲这样一块地方深沉厚重的历史气味,就觉得秋是这样的浓,这样的温馨,这样的蕴涵无限。坐在陶冲镇的那辆越野吉普车上,身边是年轻的镇党委书记华从德。讲到陶冲的经济发展、人文风物、自然景观、历史纵横,都如数家珍。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驿陶冲,在交错重叠的时空之中,我们隐隐约约听到驿马驰骋的节奏,看见那些伴随着兴衰往事的灯火。无数个重阳,无数游人闻着茱萸花特别的香气,像现在的我们一样,行游在秋光之中,只是各自有着不同的心情罢了。

这片丰饶的土地,这片承载着世世代代人智慧的土地,它脱颖而出的样子竟然如此生动!华从德指着路边的一个村子告诉我,这是丰家寨,在那片树木葱茏的山谷里,就有九十多栋新颖漂亮的小楼房。丰家寨是天朝举人、诗人丰谋的故里,他的墓地也在离此不远的伏虎山。我想,就在我们脚下的泥土之中,也许还散落着丰谋霜叶酿成红一片,料将异地结知音等言辞犀利、格调清雅的诗句罢。

远远近近都是掩映在竹树丛中的村民们鳞次栉比的小楼房,夜晚,灯火一片,灿若繁星,你便很难相信这是乡村,倒以为是某个大城市里的公园了。在沙河村,华从德说,这个村有十几个百万富翁。许多人家家居装饰富丽堂皇,有的人家还有家庭篮球场。我便打心里感慨:好政策,真是威力无穷啊!

王屋村是千年古刹王屋寺的所在地,民间有先有王屋寺,后有大唐朝的传说,弄不清这古寺与唐朝究竟有些什么瓜葛。据说寺庙很大,鼎盛时有寺僧五百多人。王屋寺不知毁于何时,只让些墓塔碑碣散落在丛莽之中,给游人留下无尽的寻觅与猜测。

在王屋村王岭的一户华姓人家午餐,村肴山味,竟是无法抗拒地勾人食欲。鸡鸭是自家养的,瓜果菜蔬是自家地里摘的,新鲜且无污染,当然好吃。华从德说,镇里正在开发三道岩旅游,这里就是一处农家乐饭庄。我听华从德介绍过陶冲镇发展的六大战略,除了工业经济中着力打造启辉器、纺织、建材、医药包装等,和交通、治水、人才等等之外,发展旅游也是一项重点。可别小看了这样一个小镇的工业,他们生产的启辉器,竟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0%;他们的优质黄沙运到南京、上海,比优质大米还金贵!流淌不尽的大沙河四米多深的黄沙中,铁沙的含量很高,铁砂的开采正在火热地进行。也别小看了这里的旅游,除了丰厚的人文风光之外,自然风光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。三道岩是个好去处,华从德称之为华东的九寨沟

沿山谷上行,在一处七八米方圆的大石板上,用石头咚咚地擂出鼓声,那是石鼓。过了石鼓就是卧龙池,不知是人是仙,或是天外来客,竟在那大片光滑坚硬的青石板上,深深地镂刻出一条龙的痕迹?村书记王中平指给我看龙池龙椅龙头龙角龙爪龙眼……尽皆惟妙惟肖。王中平是本地人,就连他也惊奇天地造化如此的神奇!灵性的土地,那种灵性的创造何止一处,王中平说,还有天鹅头、天鹅孵蛋等。

山已斑斓,水更清澈。山上植被荫翳,谷中飘动着水的音乐,神仙的境界,心灵的净土,还真的以为是在九寨沟了。山高谷深,漫布着混交林和杂生其间的野藤和小灌木,枫树、乌柏和橡树的叶子已经红了,红得令人感动。此是深秋,若是春天,那映山红更是红得如歌如泣。河谷的滩地上,生着许多高大的苦柳和稍矮一些的红杨,我很喜欢那种气氛,那是天然的篷帐和亭榭啊!若邀两三朋友,置酒其中,岂不乐而忘返?

三道岩实际是三叠瀑布,渐次向上。深秋季节,又是一个多月未雨,瀑布减肥,苗条了些。若是春夏,瀑布青春焕发,则是另一番张狂与豪迈。第一道瀑布如一架斜靠山崖的银梯,高百余米,水流泄下,颇是壮观。第二道瀑布,是悬瀑,飞流直下,声若崩雷。第三道瀑布瀑面宽阔,酷似贵州黄果树大瀑布。其实不止三道瀑布,数了一下,在这段八百米左右的河谷之中,稍大的瀑布就有五六处之多。应该说是一组各具形态的瀑布群,却怎么只称三道岩呢,或许是中国人事不过三和古人以三为众的习惯吧。春夏之时,云蒸霞蔚,众瀑奔窜,银蛇狂舞;严冬之时,群峰素裹,冰剑倒悬,寒光耀眼;而今日重阳,那众多瀑布却是那样地老成持重,那样地一派慈祥。我不由得为之心动,为之从胸臆中涌出诸多联想。我的心无疑秋光荡漾了,那瀑之心莫不也如此罢!其实,这时候语言和文字都显得苍白,而在一片苍白之中,只留下一个坚定不移的字。好啊,三道岩!

山在行走,云在行走,我们在行走,那条河在行走。河叫军屯河,是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屯军之地。华从德一开始就介绍说:在陶冲,从池塘边走过,你能看到历史和文化的影子。在路边,你随处可见驿道、碑记的痕迹;走进任何一个村子里,你都可以寻到雕梁画栋的遗存……”重阳秋色,幽幽古驿,陶冲真像是一朵在浓厚安逸的秋光里盛开的硕大的金菊,那富态、那美丽、那幽馨都是诱人和迷人的。


【本文经微桐城编辑节选】

如需获取完整文章,请点击阅读原文

如有任何版权问题

请及时联系tcts3869@163.com



微桐城

为桐城呐喊 为品牌扬帆

「深度关注桐城 分享桐城魅力」

订阅号:weitongcheng

服务号:ahpgcm

私人号:pingecm

微博:@品格传媒

我们致力于打造精致的桐城读本。

人文桐城丨乡土桐城丨一周看点丨看 桐 城

找我们可以加品格传媒私信(pingecm)。

我们欢迎您的投稿(tcts3869@163.com)。

我们的动力就是您的支持就是点赞转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